“137”的前世今生——中南橡胶厂的初次印象

发布时间:2015-03-13 18:34:21   人浏览 来源: 橡胶技术网

橡胶技术网 - 橡胶历史

8235ae6fgc5759bc23db7&690.jpg
 
“137”的前世今生——中南橡胶厂的初次印象
 
"137”曾经是如何如何的红极一时,“137”曾经又背负着多少宜昌人民的骄傲。
137,是中南橡胶厂的代号,这在宜昌人尽皆知。作为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三线建设的产物,这里承载过几代宜昌人的骄傲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,曾经的“中南神话”就永远的活在了宜昌市民心目中……
 
新生:菜田里建起中央级大工厂
 
“那个时候,这附近都是农田,周围的农民人数也不多,我们这些工人大多都住在附近农民家搭伙住,实在住不下就用芦席搭个窝棚。”在中南橡胶厂职工宿舍,我们遇到了王合民老人,他的一番讲述,把我们带回了建厂之初的那个峥嵘岁月。
 
王合民是1970年在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中南橡胶厂的,刚参加工作那年,厂还在建设阶段,并没有投入生产。谈起建厂时的艰辛,王老显得有些激动:“那时候环境真的很苦,住在农民家的职工还好一点,住工棚的职工那是冬天冷、夏天热,遇到下雨天,棚子里的泥都能够没过脚踝。”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,勤劳的“中南人”硬是在一片菜地里,建设起了这个中央级的大工厂。
 
崛起:先生产后生活
 
作为“援朝”企业,中南橡胶厂于1966年选址,1968年2月破土动工,1972年开始正式投产,厂区总占地面积近800亩。
 
与许多三线工厂一样,137厂更像一个小社会,除了厂区和生活区,学校、医院、邮局、商店一应俱全,甚至还组建了厂区警察和消防队。最初的工人中,60%—70%是“老转”——部队转业军人,另外是各县的知青,再就是从青岛橡胶六厂和山东化工学院招来的技术人员。
建厂之初,上级提出了“先生产后生活”的建设口号,所有的工厂建设者都积极响应,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坚强的意志,将137打造成为宜昌的“No:1”。
 
激情:听着《东方红》去上班
 
进入137厂区以后,走了好长一段路才见到零星的一两个工人。破旧的工厂车间里,暗黄的灯光下,弥漫着刺鼻的橡胶气味。少有的一两个工人正在进行橡胶切片工作,他们手上设备还是建厂时配备的。
王合民说,以前最红火的时候全厂有好几千人,现在没那么多了。他记得,以往每天早上七点,工人们踏着广播中响起的《东方红》或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去上班,红火时,仅车间的一个工段就有百余人。机器的轰鸣声巨大,在车间里说话基本靠喊。
 
正是这样一份工作的热情,才将上世纪80年代的中南橡胶厂建设成为宜昌人民心目中的骄傲。
 
辉煌:宜昌的第一家“双过亿”户
 
虽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,但工人生产热情迸发出的能量相当惊人,1988年和1989年,137厂就实现产值、销售收入双双过亿元,是宜昌市第一家“双过亿”户。
 
王合民那时在厂里的后勤部门工作,他的印象中,厂里的待遇特别好。因为生产红火,只是奖金就已达一百多元,普通工人也可以拿到七八十元,而宜昌其他工厂只有三四十元。更让工人们怀念的还是福利,上医院看病基本不用自己掏钱,逢年过节发鱼发肉,到了夏天水果都是论车拉按袋发。
 
工人们如今还倍感自豪,137厂是宜昌市最早用上闭路电视的,也是最早烧上液化气的,连燃气灶具都是厂里配发。房子也是那时候分的,家具厂里全配。在工人印象中,床、柜子、凳子、写字台都一应俱全。因为待遇好,不少工人将自己的家属和子女弄进工厂,以至于如今两代甚至三代同厂的现象并不鲜见。
 
转折:137的大胆一步
 
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,137厂开始走上了开疆拓土的道路。1993年,在兼并宜昌市轮胎厂、宜昌市橡胶制品厂后,中南橡胶厂组建为中南橡胶集团公司,走出了大胆的一步。
正是这一步,让曾经红及一时的137,走上了下坡路,对于王合民这样的一线职工,从福利待遇上更能直接感知。大概在1995年,厂里发工资已有困难。看着曾经不如自己的工厂迅速超越,这些老137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
2000年成为一道坎,137厂大批工人在这一年或下岗,或被买断工龄。137厂也在这里走上了毕生的低谷。
 
重生:老地标燃起新希望
 
与厂区一成不变的生活相比,外面的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2008年12月31日,宜昌城东大道港窑路至桔城路段全线正式通车,城市的发展也逐步延伸到这个一度独立的“王国”。这条与137近在咫尺的城市主干道,让137厂广阔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,当下最为红火的房地产也开始“兵临城下”。
 
给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定义之后,这片曾经红令人艳羡的金土地,在40余年后的今天,再次散发出了迷人的朝气,新的地标也将从这块城东的沃土上全新开始……
 
如今,年过六旬的王合民老人,已经伴随着137厂生活了40多年,退休后的他跟随着大女儿颐享天年。面对自己和老工友奉献了一辈子的工厂由盛转衰的结局,老人的目光有些闪烁,略微泛红的眼眶也透露了太多的舍不得。
毕竟这块土地上倾注了太多宜昌人的心血,也见证了太多宜昌人的欢笑和泪水。


转自:橡胶技术网,橡胶行业门户网站!

橡胶人才网
橡胶技术网 www.sto.net.cn!
>更多相关文章
网友评论

首页 | 橡胶新闻 | 橡胶价格 | 市场数据 | 橡胶技术 | 资料下载 | 橡胶文化 | 橡胶标准 | 橡胶制品 | 橡胶管理 | 橡胶展会 | 胶网图片 | 橡胶招聘 | 橡胶人才 | 橡胶论坛
联系电话:021-59195925 咨询合作:13524284813 邮箱:loogo@163.com 橡胶技术网为你服务 QQ: 36656166
橡胶门户网 Copyright 2006-2020 胶网版权所有